什么是长城?
2023-07-12 08:12:48    星球研究所

什么是长城?

碰撞孕育多彩

碰撞诞生强大


(资料图)

我们曾用一篇《中国从哪里来》讲述了

板块大碰撞如何塑造中国的自然地理

而中华民族的形成

也同样与一场碰撞密切相关

这便是农耕游牧

长达数千年的碰撞与融合

碰撞的最前线

至今在地表之上历历在目

即地球上最壮观、最绵长的文化遗产

里长城

(请横屏观看,甘肃武威,乌鞘岭长城,这是中国海拔最高的长城,海拔高达3000米左右,摄影师@韦悦忠)

是的

长城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形成

密切相关

也正因为如此

它才可以与长江、黄河并列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请横屏观看,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摄影师@王启宏)

可以无视山川险阻

无视海拔高差

横穿戈壁、翻越千峰

(请横屏观看,北京怀柔,箭扣长城,摄影师@韦悦忠)

可以跨越万里山川

成为一条长达

21196.18千米

相当于赤道周长一半的长龙

一条古代文明史上再没有可以与之比肩的长龙 

更是全球史上规模最为宏巨的人类作品

(上述数据来自国家文物局;请横屏观看,中国历代长城分布,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这一切

还要从中国大地上

一场影响深远的分野说起

01 

分野

距今约1万年前起

定居的农耕族群

逐渐在中国南北方扩张

但在北方草原地带,农作物难以生长

近3000年前

伴随着对动物的驯化

人们开始驯养牛羊,逐水草而居

一种与农耕迥异的游牧族群诞生了

中国大地上

自此出现了农耕与游牧的分野

也开启了两大族群长达2000多年的对抗

或是游牧民族驱马南下、叩关抢掠

或是农耕王朝越线反击、直捣王庭

(现代农牧交错带与历代长城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在距今2000余年的战国时期

互相攻伐的诸侯国

在彼此的边界上

修筑连绵的墙体,是为边墙

并附有关隘、亭障等设施

以防备敌国突袭

很快

更靠北的诸侯国

也将这种防御体系应用于对游牧族群的防御

这便是后世所称的长城

值得注意的是

长城从诞生时起

就不仅仅是只有边墙

而是包括关隘、亭障等一系列设施在内的

成体系的防御工程

(战国长城分布,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面对这样的防御体系

本来机动性极高的游牧骑兵

只能选择绕道或攻破长城才能南下

机动性大为削弱

并且即便攻破一处长城

游牧骑兵也要面临南下后

被堵截后路的风险

长城由此成为

中原诸侯国对抗游牧族群侵扰的利器

愁容也随之转移到了后者的脸上

(早期长城作用示意,图中长城内外两侧仅供示意,并非现实中的内外两侧;底图是敦煌汉长城遗址,制图@杜睿/星球研究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几乎没有谁会意识到

长城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双方战术层面的改变

而是政权组织前所未有的质变

长城以内

秦国以惨烈的战争

扫灭六国,一统中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

在农耕地带诞生了

(小佘太秦长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城以外

原本分散的游牧部落面对无法突破的长城

开始走向联合

茫茫草原上

第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

匈奴

也悄然崛起

他们将成为此后数百年间

农耕民族的梦魇

(内蒙古赤峰,乌兰布统草原,摄影师@朱正)

日益壮大的匈奴

趁秦国统一六国、无暇北顾之际

突破长城,攻占河套

秦朝建立后

大将蒙恬率军击败匈奴

并沿着分隔农牧的阴山

切割岩石、垒砌石墙

是为阴山长城

(内蒙古包头,固阳县秦长城,摄影师@黑桃K)

但仅仅如此

显然无法满足抵御匈奴的需要

诸侯各自修建的长城

被蒙恬连为一体

西至甘肃临洮[táo],东达朝鲜半岛

在中国的第一座大一统的农耕王朝与游牧帝国之间

一条长达一万余里的防线

万里长城

就此诞生

(秦代长城分布,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在此过程中

秦朝以严苛律令征发众多百姓修建长城

其间发生的无数辛酸与悲痛

成为孟姜女传说的素材

而更多的暴政叠加

最终逼迫农民揭竿而起

也敲响了暴秦的丧钟

(山东济南,战国齐长城,孟姜女传说的原型其实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长城,摄影师@杨东)

秦亡之后

新生的汉王朝亟需休养生息

因而与匈奴暂时联姻修好

并约定以长城为界

(汉文帝致单于,出自《史记•匈奴列传》)

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在看似祥和的“塑料和平”之下

农耕与游牧的对抗大升级

正悄然孕育

02 

升级

公元前121年

广袤的漠北草原上

年仅19岁的汉军将领霍去病

率领骑兵长途奔袭1000公里

斩获匈奴7万余人

并在狼居胥[xū]山祭告天地

是为“封狼居胥”

成为中国古代军人最高荣誉的代名词

(蒙古国杭爱山,古称“燕然山”,“燕然勒功”与“封狼居胥”齐名,杭爱山与狼居胥山如今都位于蒙古国境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时的汉朝北方边境

几乎家家畜养马匹

充足的战马支撑着汉军将领

用匈奴的方式打败匈奴

“寇可往,我亦可往”

他们的骑兵每人配备双马

机动速度比匈奴更快

还通过大量抢掠匈奴牲畜以战养战

减轻后勤压力

(上文“寇可往,我亦可往”来自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的台词;甘肃张掖,山丹军马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是

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彻底消灭匈奴

充满生机的广袤草原

只需数年、数十年

便可以让匈奴的力量重新蓄积

于是

一边主动进攻

一边修建用于长期对抗的长城

成为大汉帝国的两手准备

汉长城

东达朝鲜半岛

西至天山南麓

全长近两万里,为中国历代之最

(汉代长城分布,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汉长城大多由夯土或石块筑成

工匠们先将木板立于两侧

然后向其中填入泥土,用杵[chǔ]夯实

再向上抬升木板,再填入泥土夯实

如此循环,逐层递增

这便是夯土版筑法

在缺少泥土的地带

譬如河西走廊与西域大漠

还会采用沙砾与植物枝条交替夯筑的形式

人称“芦苇长城”“红柳长城”

(请横屏观看,汉代河西长城修建场景示意,制图@杜睿&大雄/星球研究所)

这些夯土长城

历经2000多年

至今或蜿蜒于巍峨群山

(请横屏观看,甘肃武威,乌鞘岭长城,值得注意的是,汉明两代长城在乌鞘岭均有分布,本图仅供示意,摄影师@刘忠文)

或守护着盎然绿洲

(甘肃酒泉,敦煌大方盘城,这里可能曾是汉代敦煌守军的仓库,摄影师@杨文杰)

与此同时

为了节省建造成本

汉朝并未全线修筑连续的边墙

而是在部分地段

用一座座烽燧构筑防线

烽燧是高于地表的墩台

如遇敌情

白天则在其上燃烟,是为“烽”

夜晚则在其上点火,是为“燧”

而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燃料

还对应着敌人数量的多寡

请向右滑动观看,汉代烽燧昼夜示意,制图@大雄&杜睿/星球研究所)

烽燧或立于群峰

居高望远

(甘肃张掖,小口子墩;由于汉代烽燧遗存较少,因此下列图片多为明代烽燧,下文不再复述,摄影师@韦悦忠)

或立于交通要道

监视往来

(甘肃金昌,高四墩,摄影师@刘忠文)

或立于荒漠中的泉水或河流旁

控制水源

(甘肃张掖,兔儿墩,摄影师@韦悦忠)

又或在耿耿长夜

守望星空

(甘肃武威,与新智彗星同框的乌鞘岭烽燧,摄影师@芦懿)

这一缕缕烽烟

构成了古代最快捷的军事通信系统

有学者测算

从敦煌到长安超过1700公里

汉代烽烟传递敌情的速度可达580公里/天

只需3天2夜便可传达

而哪怕以现代蒙古马的百公里跑速

这一距离也至少需要5天4夜

这意味着

烽火远快于战马

(上文中现代蒙古马的长途奔跑数据来自1903年北京-天津长途骑乘比赛,在长达120公里的路途中,冠军马的平均时速高达16公里每小时;甘肃酒泉,祁连山上的烽燧,摄影师@姜鸿)

除了烽燧

汉长城还建有大量关隘

著名的阳关玉门关

便设立在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

用于查验往来人员与货物

并驻以重兵把守

对于往返西域的汉朝商人来说

走出关隘意味着脱离保护

重见关隘则象征着重返家园

这或许也是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另一层含义

(甘肃酒泉,敦煌玉门关,摄影师@赵高翔)

而匈奴面对

这道由边墙、烽燧、关隘等共同组成的

绵亘将近两万里的超级防线

南进频频受阻

与权力愈发集中的中原帝国相比

匈奴本身只是相对松散的部落联盟

汉帝国的征伐、天灾、权争

以及其他草原族群的崛起等因素

共同促使匈奴内部不断瓦解、分裂

最终

匈奴的一部分归附汉朝

逐渐融入汉族或其他民族

另一部分则向西迁徙

流散于历史的烟云中

(俄罗斯西伯利亚,从俄罗斯境内望向阿尔泰山;这里是北匈奴西迁的必经之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后一千年间

农耕与游牧的对抗

多数依然围绕着长城展开

即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

也一样如此

(河北张家口,北齐长城,作为北朝割据政权之一,北齐是鲜卑化的汉人王朝,摄影师@王启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齐

宋辽金对峙时期的金朝

它们的鲜卑和女真统治者

都起源于东北

他们兼有游牧、渔猎、农耕等多种模式

也更容易接受中原的农耕生活

因此他们在中原建立的王朝

也都继续修建长城

以抵御更靠北的游牧族群

(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金长城,摄影师@杨东)

然而

这其间却空降了

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外

长达三百余年的魏晋南北朝乱世

让众多胡人汉化

也让众多汉人胡化

乱世中的民族大融合

也让唐王朝的统治者以更包容的方式

处理农耕与游牧的冲突

(唐太宗口谕,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王朝大量吸收任用少数民族将领

用强大的军队驻守边疆

并封赏部落领袖

利用他们统治草原

多种措施之下

让唐朝除在西域修建烽燧外

长城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新疆阿克苏,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始建于汉代,唐代亦有修缮,摄影师@李文博)

但随着唐王朝的衰落

继之而起的是五代的分裂

与宋辽金西夏的对峙

之后

草原上一股更加强大的游牧力量

开始形成

农耕与游牧的冲突

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点

并带给长城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极致的一次升级

03 

巅峰

公元13世纪

蒙古在草原上兴起

首领铁木真统一各部

并吸收中原帝国的集权优势

建立起一个史无前例的游牧帝国

整片草原上的游牧部众

都被划归为95个千户

千户之下为百户、百户之下为十户

匈奴时代松散的部落联盟

升级为军政合一的强大组织

(内蒙古赤峰,草原上的生活景象,图片仅供示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强大到几乎是摧枯拉朽般

攻灭西夏、攻灭金朝、招降吐蕃

攻灭大理、攻灭南宋

中国第一个由游牧族群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诞生了

不到一个世纪

在压迫下揭竿而起的朱元璋

发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檄文

随后明军攻占大都

终结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元代疆域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其后

明朝以天子守国门、定都北京

还数次北伐、深入漠北

但蒙古南下的威胁

却仍无法终结

公元1449年

在一系列混乱的决策下

明朝皇帝甚至被蒙古俘虏

大明防御体系亟需一次脱胎换骨的大升级

长城由此迎来

持续近200年的营造巅峰

(请横屏观看,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

材料的升级

之前历代长城多采用夯土和石块堆砌

而明代长城的重要段落

都在夯土和石块之外

另行包砌青砖

大大增强了墙体的坚固耐久度

青砖

由粘性极大的河泥反复摔打

微火慢烘一个月,大火烧制半个月

再用木炭急火炙烤三天三夜才能制成

其外形方正、质地坚硬

每块重约10.5千克

砖上还要刻上工匠姓名

以便查验质量

(上述重量以蓟州镇长城为参考,并非全国统一;下图为明代青砖制作示意,各地制作方法有所不同,本图流程仅供参考,制图@杜睿/星球研究所)

青砖之间

则用石灰与河沙、黄土混合

再掺入糯米汁、羊桃藤汁

调匀后制成白灰,勾满砖缝

以增加粘合度

(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上的青砖,摄影师@杨东)

因此

当你看到照片中这样的长城

就是明代长城无疑了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摄影师@杨东)

其次

防御设施的升级

明长城的很多段落不再只是一堵墙

墙体顶部宽敞

宽达数十厘米至数米不等

士兵能够在其上驻扎作战

成为一条条绵亘边境的线性作战平台

(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摄影师@杨东)

在部分长城面向敌人的一侧

设置尖形垛口

既能拓宽城上守军的视野

又提高了敌人攀爬长城的难度

垛口还可以配备佛郎机

这是一种从葡萄牙引进的火炮

射速可高达7秒每发

足以重创城下敌兵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的尖形垛口,制图@大雄/星球研究所,摄影师@杨东)

有一定坡度的地段

士兵容易暴露在敌兵的攻击中

于是增设障墙

从侧面保护士兵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的障墙,摄影师@揣连海)

最具标志性的创新当属

空心敌台

敌台是一种横跨于边墙之上的高台

之前通常为实心

在明代名将戚继光的主持下

大量空心敌台出现

在中空的敌台里

囤放着着守军的粮草和兵器

极大改善了驻防士兵的条件

其外墙还开设有箭窗

根据最多一面的箭窗数量

而被称为“三眼楼”、“五眼楼”

(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近处是三眼楼,远处左侧是五眼楼,摄影师@吴强)

甚至有“九眼楼”

周长可达80米

至今残高仍有7.8米

(北京延庆,九眼楼,摄影师@轻烟)

敌台上方的台顶还可瞭望

也可以从更高处攻击敌人

台顶中央一般还设置一个小房子

被称为“楼橹”

为士兵遮风避雨

整个空心敌台

功能丰富、作用强大

堪称长城上的小型城堡

(明代长城空心敌台示意,制图@大雄&杜睿/星球研究所)

在上千座空心敌台中

有一座身后甚至设有一幢指挥所

因相传曾是戚继光的驻地

故而得名“将军楼”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的“将军楼”,制图@大雄/星球研究所,摄影师@杨东)

一座屹立于海拔近千米的山巅

眺望着它守护了五百年的北京

因此唤作“望京楼”

(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制图@大雄/星球研究所,摄影师@杨东)

坚实的青砖墙体

巧妙的垛口、障墙

以及城堡般的空心敌台

共同组成一个强大的局部防御系统

可以大量杀伤来犯之敌

(请横屏观看,明代长城战争场景示意,制图@大雄&杜睿/星球研究所)

其中

位于河北承德的金山岭长城

总长10.5千米,却有67座敌台

平均每150余米就有一座

是敌台分布最为密集的一段长城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摄影师@爬长城的toby)

坐落于北京密云的司马台长城

其中东段从海拔295米跃升至986米

沿线落差直逼700米

雄踞于崇山峻岭之上

(请横屏观看,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摄影师@轻烟)

蜿蜒于北京怀柔的箭扣长城

多段墙体直上直下

宛如满弓扣箭

(北京怀柔,箭扣长城,摄影师@爬长城的toby)

绵延于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长城

其中一段犹如龙首探入渤海

故称“老龙头”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摄影师@焦潇翔)

材料和设施的升级之外

还有第三个升级

即在重要的地段采用多道长城

山西

护卫着北京的侧翼安全

一道长城还不够

原先山西北界的长城被作为外长城

沿着太行山又修了一道内长城

再在内外长城之间又修了一道二道长城

三道长城在山西北部构成了一个三角纵深

从而留出了广阔的缓冲地带

让胆敢突入外长城的敌骑

进入重重包围

(明代内、外长城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这里分布着大量关隘

其中内长城设有“内三关”

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二道长城设有“外三关”

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

(河北忻州,雁门关,制图@大雄/星球研究所,摄影师@董宏伟)

在这一地带

明代几乎历朝都有所增修

甚至在个别重要防区

烽燧数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

极为密集,堪称奇观

(山西大同,镇川口长城,摄影师@董卓平)

而最重要的则是第四个升级

九边防御体系

这是一套几乎覆盖大明北境全线的军事指挥系统

横向上

明长城从西到东

被划分为9个重镇分段防守

简称“九边”

(明代长城分布及“九边”示意,图中“瓦剌”和“鞑靼”是蒙古的部落名称,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纵向上

每个重镇又被划分为五层

层层设置军事城堡

加大防御纵深

最高一级为镇城

其下设置3到8个路城

路城之下再设置若干卫城

卫城之下设置若干所城

最低一级则是堡城

共同组成一个协调严密的军事城堡系统

(请横屏观看,明代长城城堡防御体系示意,其中各级城堡驻兵规模仅供参考,制图@大雄/星球研究所)

其中

最大的镇城是宣府镇

镇城周长达14104米

驻兵最多时高达15万人

(河北张家口,宣化镇朔楼,这也是宣化古城的鼓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等级最低的军堡也毫不逊色

譬如山西忻州的老牛湾堡

控扼黄河,遥望蒙疆

(山西忻州,老牛湾堡,摄影师@杨东)

甚至还有军堡建在云冈石窟之上

气势雄浑,立于佛国之巅

(山西大同,云冈堡,摄影师@爬长城的toby)

来自五湖四海的百万兵马

驻扎在这700多座城堡中

平时屯田耕作

战时浴血杀敌

构成明长城中最生动、最鲜活的部分

公元1555年

蒙古人突破长城防线

位于山西忻州的老营堡奋起抵抗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

守军誓死不退,700人全部战死

(山西忻州,老营堡,摄影师@黄雪峰)

公元1557年

位于晋北的右卫城被重重包围

足足有半年之久

全城军民拆屋取暖,以马为食

无一人投降

(山西朔州,右卫城,摄影师@黄雪峰)

然而

已经登峰造极的长城防御体系

真的就能固若金汤了吗?

公元1629年

后金的皇太极率军突入喜峰口

逼得北京城门紧闭,不敢有丝毫妄动

之后又接连四次攻入长城

劫掠京师周边,掠夺人口达百万

1644年

山海关的明军守将

开城迎接清军入关

又一个王朝终结了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摄影师@揣连海)

究其原因

登峰造极的长城

也只能是中原王朝防御体系中的一环

甚至不是决定性的一环

在腐败无能的统治者和官僚体系面前

再精妙的防御体系也无力回天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

农耕与游牧的冲突

会走向何方?

长城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04 

融合

答案

或许在之前就已经出现

公元1570年11月8日

在大同附近的云石堡内

守将苑宗儒如坐针毡

此时的城堡外面

是蒙古大军和9名明军俘虏

而释放蒙古俘虏的圣旨却迟迟未至

蒙古军队怀疑明朝缺乏诚意,一度躁动

千钧一发之际

苑宗儒带着12岁的儿子自愿充当人质

蒙古军颇受触动,鸣金收兵

8天后圣旨传来,双方成功议和

开启了蒙古与明朝之间

长达数十年的和平贸易

史称“隆庆和议”

(山西大同,得胜堡,上文场景发生于大同境内的云石堡,但隆庆和议发生于得胜堡,摄影师@王璐)

长城拒绝被征服

却没有拒绝交流

戒备森严的冷酷军堡

蜕变为和平贸易的烟火集市

牧民用草原上的牛羊与马匹

交换农民手中的布匹和茶叶

(明·穆文熙《张家口》)

“金鞭骄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

(河北张家口,蔚县西大坪堡,摄影师@杨东)

围绕长城的贸易

正是中原与草原融合的前奏

而之后的破局者则来自清朝

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宗教手段

清朝统治者与蒙古王公的关系日趋紧密

冲突烟消云散

长城

从“外边疆”变为“内边疆”

成为统治者进行内部封禁的工具

两千年边塞史诗,终于画上了终止符

而清朝也在这个基础上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一统

同时将汉、满、蒙、回、藏纳入麾下

并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这里是乾隆六十大寿之时为接待前来祝寿的蒙古王公所建造的藏传佛教寺庙;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汉、满、蒙、回、藏各地域的统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之后的长城

更多见证了长城内外的融合

1689年9月7日

中俄《尼布楚条约》议定茶叶贸易

一条穿越张家口“万里茶道”自此形成

这座明代的长城军堡

一跃成为清代中期的金融中心之一

(请横屏观看,河北张家口,大境门,摄影师@周璐巍)

1902年

清廷解除开垦草原的禁令

默许晋陕百姓走出长城杀虎口

开拓新的家园

“走西口”由此得名

兵戈相见上千年的农牧界限

从此消遁于无形

(山西朔州,杀虎口,这里是晚清山西移民出关北上的必经之地,摄影师@杨东)

但长城的使命

却远未结束

1933年3月12日傍晚

残阳如血

古北口的一座山头上

7位中国士兵抵挡着2000余名日军的进攻

在毙杀160余名日本士兵后

最终在重炮轰击中全体阵亡

(河北唐山,喜峰口长城,这里是1933年长城抗战的发生地之一,摄影师@爬长城的toby)

那个春天

共有20余万中华儿女

赶赴长城沿线抵抗日本侵略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里

包括汉族、蒙古族、满族、

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在内

各民族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一起

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前所未有的高涨

古北口七勇士

就是中华儿女群像中的一段缩影

1935年

长城抗战电影《风云儿女》上映

它的片尾曲激励着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首《义勇军进行曲》

最终被选为新中国的国歌

长城

历经两千年战与和

塑造四万里家与国

也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1938年,河北张家口,八路军杨成武支队在涞源县浮图峪村附近的长城战斗,制图@大雄/星球研究所,摄影师@沙飞)

它象征着

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坚强信念

那是在令人绝望的境地

为了血脉相连的家人同胞

硬是开辟出一条希望的前路

(北京怀柔,箭扣长城,摄影师@爬长城的toby)

它象征着

中华民族重整山河的强大创造力

那是亿万万个肩膀挑起亿万万筐砖石

在这旷野千峰之间

筑起一道奇迹

在峥峥群山面前

人类是如此渺小

但总有些人类造物

坚定地诉说着人类的壮志与雄心

(北京怀柔,响水湖长城,摄影师@杨东)

鲁迅先生曾言

(1934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长城内外

就汇聚着这群被视为“中国脊梁”的人们

从碰撞到融合

最终碰出了一个中华

(1937年·潘孑农《长城谣》)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北京怀柔,箭扣长城眺望着远方的北京城,摄影师@韦悦忠)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巩择楷

编辑:所长

图片:张钊海

设计:大雄&杜睿

地图:陈志浩

审校:野庐&李楚阳&吴昕恬

封面摄影师:揣连海&吴强&杨东

审核专家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韩茂莉教授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马巍讲师

关键词:

下一篇: 科创引领未来!君一控股集团展现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引领力
上一篇: 最后一页